钨钢加工中刀具磨损如何处理
在金属加工领域,钨钢以其高硬度、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等特性,成为众多关键零部件制造的常用材料。然而,钨钢的高硬度也给加工过程带来了挑战,其中刀具磨损问题尤为突出。刀具磨损不仅会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因此,深入探讨钨钢加工中刀具磨损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刀具磨损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要有效处理钨钢加工中的刀具磨损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刀具磨损的类型及其成因。常见的刀具磨损类型包括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
前刀面磨损通常是由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刀具材料软化,同时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剧烈摩擦导致刀具材料逐渐被带走。在钨钢加工中,由于钨钢的高硬度,切削力大,产生的切削热多,更容易引发前刀面磨损。
后刀面磨损则是由于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的。钨钢加工时,工件材料的硬度高,对后刀面的磨损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后刀面磨损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边界磨损一般发生在刀具主、副切削刃与工件待加工表面或已加工表面的交界处。这是因为在这些部位,切削条件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和温度梯度,容易导致刀具材料的局部破损。
除了上述因切削过程产生的正常磨损外,刀具的几何参数选择不当、切削用量不合理、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不匹配等因素也会加速刀具磨损。例如,刀具前角过小会增加切削力,使切削温度升高,从而加剧磨损;切削速度过高会导致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加剧,产生更多的热量,加速刀具材料的热软化;刀具材料硬度不足则无法承受钨钢加工时的高应力和高温度,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和磨损。
刀具磨损的监测与诊断
及时准确地监测和诊断刀具磨损状态是处理刀具磨损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监测和诊断,可以在刀具磨损达到一定程度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因刀具过度磨损而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常用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显微镜、投影仪等,直接测量刀具的磨损尺寸。这种方法测量精度高,但需要在停机状态下进行,会占用一定的生产时间,适用于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生产批量较小的场合。
间接测量法则是通过监测与刀具磨损相关的物理量,如切削力、切削振动、切削温度、声发射信号等,来间接判断刀具的磨损状态。例如,随着刀具磨损的加剧,切削力会逐渐增大,切削振动也会变得更加剧烈。通过安装切削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实时采集这些信号,并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析,就可以及时发现刀具磨损的异常情况。间接测量法具有实时监测、不影响生产的优点,但需要对监测信号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对技术要求较高。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或者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提高刀具磨损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刀具磨损的处理策略
优化刀具几何参数
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是减少刀具磨损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钨钢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适当增大刀具的前角可以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从而减轻刀具磨损。但前角过大又会降低刀具的强度,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前角值。后角的选择也应根据加工条件进行调整,较大的后角可以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但同样会降低刀具的散热能力。此外,合理设计刀具的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等参数,可以改善切削条件,提高刀具的耐用度。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对刀具磨损有着重要影响。在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降低切削速度可以减少切削热的产生,降低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温度,从而减缓刀具磨损的速度。减小进给量可以降低切削力,减轻刀具的负荷,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但切削用量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加工效率。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计算,找到最佳的切削用量组合。
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刀具的耐磨性和耐用度。对于钨钢加工,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强的刀具材料。例如,一些新型的硬质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能够在钨钢加工中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此外,陶瓷刀具和金刚石刀具也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由于其脆性较大,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切削条件的控制。
采用先进的冷却润滑技术
冷却润滑在钨钢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冷却润滑可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带走切屑,从而减轻刀具磨损。传统的冷却润滑方式主要是浇注式冷却,但这种方式存在冷却不均匀、润滑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冷却润滑技术,如微量润滑技术(MQL)、低温冷却技术等。微量润滑技术通过将少量的润滑油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微小的油滴喷射到切削区域,既能够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又能减少润滑油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低温冷却技术则是利用低温冷却介质(如液氮、二氧化碳等)对切削区域进行冷却,能够显著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刀具的耐用度。
刀具的修复与再利用
当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并不一定需要立即更换新刀具,可以通过修复技术使刀具恢复一定的使用性能,实现刀具的再利用。常见的刀具修复方法有刃磨修复、涂层修复和堆焊修复等。刃磨修复是通过重新刃磨刀具的切削刃,去除磨损部分,恢复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切削性能。涂层修复是在磨损的刀具表面重新涂覆一层耐磨涂层,提高刀具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堆焊修复则是利用焊接技术将耐磨材料堆焊在刀具的磨损部位,增加刀具的尺寸和耐磨性。
钨钢加工中刀具磨损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刀具磨损的类型和成因,采用有效的监测和诊断方法,实施优化刀具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采用先进的冷却润滑技术以及刀具的修复与再利用等处理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和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处理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钨钢加工的高效、优质和低成本。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